NAT新知识点

 

NAT地址转换技术,分为4种:

 

我们会在下面的实验过程中一一介绍上面的4种NAT的配置

 

 

设备网络参数和连接

 

设备名地址网关子网掩码
PC1192.168.1.1192.168.1.254255.255.255.0
PC2192.168.1.2192.168.1.254255.255.255.0
PC3192.168.2.1192.168.2.254255.255.255.0
AR1|g0/0/0192.168.1.254/24
AR1|g0/0/110.10.1.1/24
AR2|g0/0/010.10.1.2/24
AR2|g0/0/1192.168.2.254/24
源设备名称设备端口端口描述目标设备名称
LSW1e0/0/1PC1
LSW1e0/0/2PC2
LSW1e0/0/3AR1
AR1g0/0/0LSW1
AR1g0/0/1AR2
AR2g0/0/0AR1
AR2g0/0/1PC3
PC1e0/0/1LSW1
PC2e0/0/1LSW1
PC3e0/0/1AR2

 

 

实验要求

 

 

 

实验过程

 

1、配置PC的IP

2、配置AR1路由器的各个端口的ip。双击AR1

 

3、配置AR2路由器的各个端口的ip。双击AR2

 

4、配置静态NAT,把AR1左边部分的网络(原网络是192.168.1.0),转换为172.16.1.0这个网络, 使用global输入一个全局ip,这个ip是我们要转换成为的ip,理解为目的ip吧,再使用inside输入 一个需要被转换的ip,例如PC1的192.168.1.1 双击AR1

 

5、右键AR2,点击数据抓包,选择g0/0/0。同时双击PC1,输入ping 10.10.1.2,此时去看刚刚弹出 来的抓包工具,在Source列可以看到ip,这个ip如果是172.16.1.1就说明NAT静态转换ip成功了。 PC1转换成功了,也可以试试PC2,双击PC2,输入ping 10.10.1.2,此时去看刚刚弹出来的抓包工具, 在Source列可以看到ip,但是这个ip是原ip,没有转换为172.16.1.1,原因是我们在第4步骤,只对 PC1的ip进行了静态NAT转换,并没有对PC2进行静态NAT转换,作为一组对照吧,静态NAT就学到这里

 

6、配置动态NAT,把AR1左边部分的网络(原网络是192.168.1.0),转换为172.16.1.0这个网络, 先取消第4步骤做的静态NAT的配置 双击AR1

然后就开始动态NAT配置,创建一个地址池,组编号为1,即组1,172.16.1.1作为开始地址、172.16.1.5 作为结束地址,即我们给了5个IP地址可使用

进入ACL规则2000,这5个ip允许被192.168.1.0网段使用

将配置好的ACL规则运用在端口中,我们设置的ACL规则是2000,还需要选择刚刚创建的NAT地址组1,no-pat的 意思是在这个地址组里面的5个可使用的ip地址,只能够给一台PC1对应的转换使用

 

7、双击PC1,输入ping 10.10.1.2,此时去看我们第5步骤的那个抓包工具,在Source列可以看到ip, 这个ip如果是172.16.1.1、172.16.1.2、...、172.16.1.5这5个ip轮流出现,就说明NAT静态转换ip成功了

 

8、配置AR2的静态路由。注意此时目的网络地址是172.16.1.0。双击AR2

此时双击PC1,输入ping 10.10.1.2,就能ping通了(此时去看抓包工具,地址为172.16.1.1、...、172.16.1.5 这5个ip轮流出现)。 或者此时双击PC2,输入ping 10.10.1.2,就能ping通了(此时去看抓包工具,地址为172.16.1.1、...、172.16.1.5 这5个ip轮流出现)。 注意第1-7步骤都是ping不通的,我们在前面步骤 不需要要求ping通,我们主要是通过那个抓包工具来判断是否成功配置NAT 那么,动态NAT就学到这里

 

9、配置NAPT。先取消第6步骤做的动态NAT的配置。双击AR1

然后就开始配置NAPT,注意NAPT的配置跟动态NATP的配置区别不大,就是在原有的动态NAT的基础上, 把no-pat去掉就可以,因此我们前面已经做了相关的动态NAT配置,只需要把no-pat去掉即可

 

10、双击PC1,输入ping 10.10.1.2,此时去看我们第5步骤的那个抓包工具,在Source列可以看到ip, 这个ip如果是172.16.1.1、172.16.1.2、...、172.16.1.5这5个ip轮流出现,并且,ping结束后,马上紧接着再 ping一次,响应速度非常快,不需要那么久的等待时间 那么,NAPT就学到这里

 

11、配置easy ip。先取消第9步骤做的NAPT的配置,双击AR1

需要ACL规则,但是不需要地址池,它分配的ip是自己端口的ip

 

12、双击PC1,输入ping 10.10.1.2,此时去看我们第5步骤的那个抓包工具,在Source列可以看到ip, 这个ip如果是10.10.1.2、10.10.1.1轮流出现,我们可以发现AR2的g0/0/1端口分配出去的ip是AR2的 g0/0/1端口自身的ip,以及对端AR2的g0/0/0端口的ip,分给PC机使用

 

 

实验验证

 

为了方便描述,已经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进行了实验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