栈、队列、数组、链表

数据结构: 栈、队列、数组、链表

数据结构:是计算机存储、组织数据的方式。是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

为什么学习数据结构:通常情况下,精心选择的数据结构可以带来更高的运行或者存储效率

 

常见数据结构——栈 1、数据进入栈模型的过程称为:压栈或叫进栈 2、最先进入栈的数据叫栈底元素,最后进入栈的数据叫栈顶数据 3、数据离开栈模型的过程称为:弹(tan)栈或叫出栈 4、最先出栈的的数据叫栈顶元素,最后出栈的数据叫栈底数据 5、总结:栈是一种数据先进后出的模型。即模型只有一个进出端口,出和进都从同一端

 

常见数据结构——队列 1、队列有两个进出端口,一个叫后端,另一个叫前端 2、数据从后端进入队列模型的过程称为:入队列 3、数据从前端离开队列模型的过程称为:出队列 4、总结:队列是一种数据先进先出的模型

 

常见数据结构--数组 1、查询数据通过索引定位,查询任意数据耗时相同,查询速度快 2、删除数据时,要将原始数据删除,同时后面每个数据前移,删除效率低 3、添加数据时,添加位置后的每个数据后移,再添加元素,添加效率极低 4、总结:数组是一种查询快,增删慢的模型

 

常见数据结构--链表 1、链表的每个元素被称为结点。结点的组成:存储位置(或叫地址)。地址的组成:存储具体的数据、下一个结点的地址 2、头结点的^写法表示空地址,空地址表示结束 3、链表是如何组成的:假如有一个节点存储一个数据A,保存在地址1位置,且指向空地址。假如又有另一个节点存储数据B,保存在地址2位置,且指向空地址。 如何把B数据连接到A节点呢,很简单只需要把A节点的指向地址改为2就连上了。同理,如何还要连接其他节点,改前一个节点的指向地址为当前节点的地址即可 4、当要查询某个数据是否存在时,必须从头开始查询。当查询某个数据也必须从头开始查询 5、总结:相对于数组来说,链表一种是增删快、查询慢的模型